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待古迹的态度[1]



  列宁刚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住进克里姆林宫,就立刻想了解克里姆林宫建筑物的历史,并问我在这方面他得读些什么。我指出了一位名叫斯·普·巴尔杰涅夫的专家写的两卷集研究著作,书名叫克里姆林宫的历史》[2]。列宁立即读起这部带有非常漂亮插图的书。当我对他说这部书的作者是《俄国档案》[3]杂志著名出版者的儿子,他住在克里姆林宫,现在正从克里姆林宫迁往市内的另一处住宅时,列宁感到非常惊讶。
  “这是为什么?”列宁说。“应当让他留在这里,留在克里姆林宫。”
  我对列宁说,斯·普·巴尔杰涅夫本人想迁到市内,住在克里姆林宫外边,对他来说较为方便,因为他教音乐课,学生常到他那儿来。
  “请您马上去看看,他是怎么搬迁的,”列宁说,“他有运输工具吗?要组织人帮助他搬迁,帮助他包装东西。”
  我立即到现已故去的斯·普·巴尔杰涅夫的住宅去,转达了列宁的问候,并告诉他说,列宁很喜欢他的书,并要我关照他搬家的事。
  斯·普,巴尔杰涅夫对此感激涕零。当克里姆林官卫队的红军战士来了并开始帮他包装东西时,而且他的主要东西是书籍、图画、乐谱和他特别珍惜的钢琴,由于这突如其来的关怀,简直使他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给他派来一辆卡车,他的全部东西一天之内都运到新住宅去了。
  列宁对我们帮助了这位学者很满意,说要给他一份保证书,并立即写好了,由我把它交给了斯·普·巴尔杰涅夫。
  列宁研究了巴尔杰涅夫的这部书,并在书页上写了注,然后在克里姆林宫里散步了很长时间;在三天之内他走遍并仔细看过建筑物、宫殿、多棱宫、贵族邸宅,最后绕着克里姆林宫城墙走了两圈,走近每一座塔楼,想知道它们的状况。当不得不把士官生撵出克里姆林宫的时候,我们的大炮击毁了一座塔楼;列宁指示把它修复,他还看了其他一些塔楼。这是列宁关于修复克里姆林宫古迹的第一项指示[4]。随后他又亲自指示修复瓦西里·布拉仁教堂。
  列宁在斯·普·巴尔杰涅夫的书里读到,离伊凡大帝钟楼不远的一个大教堂的[5]侧翼建筑物在尼古拉一世时期用砖头堵死了,并变成了饲料库。列宁愤怒地说:
  “要知道,那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地地道道的军警暴虐制度……把一切都变成仓库和兵营,因为他们对我国历史完全漠不关心。应当立即,毫不拖延地将这一侧翼建筑物打开。
  请看,根据这本书里的图纸,它该多么漂亮。”
  几天以后,苏联政府成立的文物古迹修复委员会开始修缮这座侧翼建筑物。列宁散步的时候,曾多次在工地附近停留,看着这座古老的大教堂渐渐露出了原来的轮廓。
  “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列宁说,“这里看得出一位建筑艺术家的匠心,而从前,看着令人奇怪,这座附属建筑物与整个大教堂是那样的不协调。原来,问题不在于大教堂,也不在于建筑师,而在于尼古拉一世和警察暴虐制度!”
  克里姆林宫的另一项修复工程是恢复圣母升天大教堂里的壁画。这项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列宁时常来大教堂看看,仔细观看那些美丽壮观的壁画和十五、十六世纪古老的意大利写生画,这些画是在刷掉我国各种神像画匠所涂抹的颜料之后显露出来的。
  列宁认为,唯一应从克里姆林官里除掉的东西是与克里姆林宫建筑格局极不协调的亚力山大二世的纪念碑连同用仿俄国风格建造的底座和镶嵌的历代沙皇肖像。
  “应当在这里建立托尔斯泰的纪念碑”,有一次列宁说道。“是在哪里把托尔斯泰开除教籍的?”他问我。
  “在圣母升天大教堂……”
  “这正好,把它撤掉是最合适的(他指着亚力山大二世的纪念碑)[6],而在这里竖起一座很好的列夫·托尔斯泰的雕塑像,面向圣母升天大教堂。这正合适。”
  列宁的这个想法,至今尚未实现。
  列宁虽然十分繁忙,却非常注意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古代建筑。例如,当白匪军的炮火毁坏了雅罗斯拉夫尔的时候,他极热情地参加了修复这座古老的俄罗斯城市的工作。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行动缓慢使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感到失望。他希望无论如何要修复雅罗斯拉夫尔的古老教堂,这些教堂是我国古代建筑术的纪念性建筑物。当他听说加利奇、乌格利齐及其他古老的俄罗斯城市打算毁掉教堂的时候,他立即拍去电报,并严格命令不准这样做,还把地方当局的代表召集来,向他们解释保存历史古迹的意义。
  在这里我想再讲一件美妙的事,我觉得它很典型,而且更突出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极为多才多艺的性格,它表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关心与我国历史有关的一切事物。我指的是前舍烈美帖夫医院,现斯克里佛索夫斯基研究所房屋的整理工作。
  1920年,人民委员会指派我组建修理莫斯科住房特别建筑委员会,我作为这个委员会的主席,必须每隔两天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报告该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在一份报告里我顺便提到,我们已着手修理苏哈列夫塔楼附近的舍烈美帖夫医院。我说它是1802年根据杰出的建筑师扎科莫·克瓦仑吉的设计建造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立刻警觉起来,并问我,为了保存这所看来是很有价值的建筑物的原样,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回答说,这座建筑物非常美观,但它被苏哈列夫广场上的许多商业建筑物弄得不成样子,这些建筑物遮住了它的正面,最近几年这幢建筑物的内部遭到严重破坏,例如,这所医院很源亮的围墙全被毁掉了。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问我能否提出一个关于这幢建筑物的更详细的报告和一切必要工程的完整方案。
  第二天,我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提出了全部设想,集中一点就是因为这座建筑物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建造的,又经我们杰出的雕塑家扎马拉也夫装饰过,内部的彩色画是出自艺术家斯科季之手,而大理石制品是康姆皮翁师傅完成的,而且所有这一切确实非常有价值,不论建筑物本身,还是内部的装饰,无论如何不可涂上颜料,不可改动,当然也不可损坏任何东西,并且要保持原样——包括所有的圆柱子、过道、女儿墙等等。我说,我绝对不同意那些自作聪明,突然出现的无能建筑师们的意见,他们建议把这幢房子经过内外重修,变成一座营房式的建筑。
  “您甚至不必和这些人说话。我们和他们走不到一起去,”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我说。“可以派他们到国营农场去修牲畜圈,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修理类似的历史性建筑物。”
  我说,我正是这样做的,并补充说,为了开扩这所医院的外景,应当把苏哈列夫广场上的建筑物拆掉。
  清除了苏哈列夫广场上的建筑物,舍烈美帖夫医院的外景就显露出来了,医院本身也完全整顿就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去看了这所建筑物的外观。在这以前,他和我去过那里,而且看见了医院附近乱七八糟堆砌起来的建筑物。这样美丽的建筑物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从心里高兴,并且立即命令我给保健人民委员部的预算中增加适当数目款项,以便今后也能保修好这座建筑物。
  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时期,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也重视保护和修复历史古迹。
  他曾建议以许多杰出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文学艺术代表人物的纪念碑来装饰我们的红色首都——莫斯科。他在编制这些纪念碑的清单时[7]。首先提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接着他还想起列·尼·托尔斯泰、马拉、巴黎公社社员、罗蒙诺索夫、罗伯斯庇尔、赫尔岑、巴枯宁、斯柯沃罗得、普希金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俄国的和西欧的活动家。

1953年于莫斯科





[1] 最初载于1939年1月21日《建筑学报》上。

[2] 指的是斯·普·巴尔杰涅夫著《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今昔》,两卷集,莫斯科1916年版。

[3] 《俄国档案》是历史月刊,自1863至1917年在莫斯科出版,其创办者、编辑和出版者是彼·伊·巴尔杰涅夫。

[4] 《列宁文集》第35卷第21页发表了1918年5月17日《给克里姆林宫卫队长的命令》,在命令中列宁建议 “尽快修复弗拉基米尔大门”(面向历史博物馆的克里姆林宫塔楼)。

[5] 指的是十二圣徒大教堂的出入拱形门。

[6] 1918年4月12日人民委员会批准了《共和国历史古迹法令》,第一条是: “为纪念沙皇和他的仆从而建立的纪念碑既无历史意义,也无艺术意义,必须从各广场、街道上拆除……” (见《苏维埃政权法令》第2卷第95页)。

[7] 看来不准确:建立伟人纪念碑的名单是人民教育委员部编制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