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斯莫尔尼的住宅



  十月革命最初几天,约两周时间,列宁主要住在我的彼得格勒住宅,赫尔松街五栋九号。我张罗给他和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在斯莫尔尼里安排一处合适的房屋,它应当是:(1)离斯莫尔尼他的办公室很近;(2)符合保密条件;(3)适于日常生活;(4)要有一个太平门以防万一,这个门只供列宁使用。我察看了斯莫尔尼的全部房屋以后,首先把列宁的办公室迁至另一个地方,它经过走廊对着二楼的楼梯口,楼上从前住过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的女训导员。二楼有五个房间,我把其中两间给列宁用。这里有厨房、自来水,有取暖设备的厕所和一个象贮藏室的不大的房间。住宅安装了电灯。列宁喜欢这些房间僻静。从这些房间出来通向一个不大的明亮的外室,而从那儿通向斯莫尔尼的后院。这里是相当僻静的。我们用木板将楼梯口挡住。这个门口的电梯四周用厚木板完全隔离起来,因此,从外面谁也猜不到这是电梯,它上不超过三楼,也下不到一楼。通往斯莫尔尼的走廊的门总是锁着,在楼梯旁边,门后总有经过认真审查和在特务队工作的赤卫队轮流守卫。斯莫尔尼走廊的门、通向住宅的门的所有钥匙经常放在列宁那里。
  我建议列宁亲自填写专用的通行证(填写领通行证人的姓名)并签上字。通行证上的其余全部内容由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打字,只有专作登记用的号码由人民委员会秘书尼·彼·哥尔布诺夫填写,并由他登记在专门的登记簿上。在通行证的背面盖有办公厅的印章,在印章上必须有人民委员会秘书尼·彼·哥尔布诺夫的清楚的签署。这样的通行证发给列宁和同他一起住在这里的人,总共有二十个号。
  列宁也发给我一个这样的通行证:

通行证  第16号

  发给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也维奇·邦契-布鲁也维奇通行证,有权自由通过特别出入口上楼和乘电梯。

人民委员会主席 弗·乌里杨诺夫(列宁)。

背面
印章:
   俄罗斯共和国农工政府办公厅
签字:
   尼·哥尔布诺夫

  我得经常到列宁这个寓所去,或因公务,或因他患病,或因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患病,以及向他报告不容拖延的各种消息。列宁住的两个房间是紧挨着的,非常简朴,摆着极普通的家具。这儿有两张学校用的带床垫的铁床、一个桌子和几把椅子,一个不大的镜子和列宁与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的几只皮箱,这是我们在一天晚上从我的住处和叶利札罗娃的住处悄悄地运来的,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的东西放在她家。给列宁和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做饭和做其它活的是我的保姆的同乡,沃洛格达省托捷姆县的一个农妇。她给他们买东西和凭证领东西。列宁感到这些房间很方便,因为它们离人民委员会很近,他能随意使自己生活有规律。他经常是在下午四点吃午饭,他总是力争在这之前回家。早上他来到人民委员会,我们的食堂立刻给他送来一杯茶、一块糖和一块黑面包,有时加一片干酪,有时面包上抹薄薄一层奶油。给列宁送这些东西,同时食堂里也卖给人民委员会全体委员这样的夹心面包,根据列宁的亲自指示,也卖给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如果茶很浓又很热,有时列宁便喝两杯。可是,茶常常不够,便得喝“非常薄的”茶,列宁这样称呼的,即非常淡的茶,有时泡一种代食品茶。时常得喝不放糖的茶,因为没有糖。有时也没有面包,这时凭证发给普通燕麦代替面包。
  “真的,我怎么到列宁那里去,”我们食堂服务员莉莎伤心得几乎哭起来,大声地说,她在早上八点钟端的托盘上只有一杯没有糖的茶。“连一片面包也没有,而且电话通知说今天还不会有……”
  于是她停立在将人民委员会办公厅隔成两部分的板壁的附近,板壁的后边便是办公厅,从此进去是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办公室的门,门旁站着两个武装的工人赤卫队员,另一个年轻一点的站在板壁那一边,那里从早上就聚集许多来访者、代表团和来人民委员会办事的人。
  莉莎站住了,下不了决心再往前走。
  “怎么,列宁没有面包,就让他喝茶吗?”一个来自前线的士兵,肩上背着背包,惊讶地问道。
  “是呀,有什么办法,一块面包也没有”,莉莎忧愁地说,“他工作了一天一夜,可是没有面包给他吃……”莉莎不知是在对谁诉苦。
  “那不行,不行,”士兵说道,“和谁,和谁,而我要把所有的最后的东西和我们的列宁分享……”
  他非常敏捷地从肩上把背包拿下来,从皮靴筒里抽出一把折刀,往靴筒上擦了擦,然后用大衣襟擦一下,从背包里取出士兵吃的圆面包,按在胸前,一刀切下一块很大的面包头。
  “送给他吧,就说一个从前线来的,过路的士兵送的……”
  莉莎满面笑容,得意洋洋,擎着托盘,迅速向办公室门走去。赤卫队员笑着让她进去,过了一会门开了,列宁从门里向外张望,并高声说道:
  “谢谢,同志,这是最好吃的面包,以前我吃过……”
  士兵有些不知所措,立正敬了个礼,温和地说道:
  “吃吧,请随便吃吧!祝您健康,生活由我们供给。战争结束后就会好的。……” 于是他象做完了一件必要的事情,转过身便迅速沿着斯莫尔尼走廊走去。
  他为什么来的,要办什么事情,他也没有说一声。

1944年于莫斯科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